《电力企业QC实务与科技创新》

《电力企业QC实务与科技创新》

价格:联系客服报价

授课讲师:张天蓬

讲师资历

培训时长 1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 电力企业科技创新领域中高级领导干部、科技专家、项目经理、班组长、点检员、高级主管等
授课方式 内训

课程目标

本课程试图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确定最佳的组合方式,确保班组在电力企业中高效运作。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班组明确人员工作职责、人员评价方法和考核要求,锻炼专业队伍;基层单位明确电力企业生产特殊性,为班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作用和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促进电力企业高效发展。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QC管理思维建立

第一讲:“好的人员”是活动的有力支撑

一、QC活动“负责人”

1. 角色定位:“思考者,设计者”

2. 业务定位:解决“是什么”

3. 需要素质:对活动全程的把控能力

4. 推荐对象:班组长或项目经理

二、QC活动“支持人”

角色定位:“执行者,实施者”

1. 技术支持人

1)业务定位:解决“怎么干”

2)需要素质:技术可行性分析

3)推荐对象:技术员或技术负责人

2. 作业支持人

1)业务定位:解决“干什么”

2)需要素质:精准作业

3)推荐对象:作业组长和作业成员

三、QC活动“发布人”

1. 角色定位:“总结者,宣传者”

2. 业务定位:解决“说什么”

3. 需要素质:成果总结及发布

4. 推荐对象:内训师、专业讲师、讲演者

四、QC活动“指导人”

1. 角色定位:“决策者,助推者”

2. 业务定位:解决“推什么”

3. 需要素质:强有力的助推能力

4. 推荐对象:课题总指挥、总负责人、领导

案例:某企业全国电力行业QC活动成果

第二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QC小组注册“四大特性”

1. 小组注册“及时性”——年初及时注册

2. 解决问题“痛点性”——切中共性痛点

3. 工作方法“创新性”——彰显“小实活新”

4. 活动结果“示范性”——持续有效推广

二、QC小组配置“四大要素”

1. “关注”领导与成员的职责定位

1)小组活动频次是否满足

2)角色定位是否足以体现

3)活动开展能否持续有效

2. “细分”问题的从属性质

1)“班组式”内部问题

2)“多部门”专业问题

3)“跨学科”交叉问题

3. “寻求”给力的主导与支持

1)班组主导,部门支持

2)专业主导,上峰支持

3)专人主导,总师支持

4. “确认”成果发布的“六大能力”

1)“全盘通览”能力

2)“归纳总结”能力

3)“数据分析”能力

4)“档案管理”能力

5)“课件制作”能力

6)“大众演讲”能力

三、现场型QC课题“四重四轻”

1. 重“次”轻“率”

1)“减少故障次数”的“直白性”

2)“降低故障比率”的“兼顾性”

2. 重“法”轻“机”

1)着重体现工作方法

2)兼顾解决设备改造

3. 重“主”轻“次”

1)着重解决主要问题和主要方面

2)兼顾解决次要问题和次要方面

4. 重“获”轻“出”

1)着重归纳总结经验收获

2)兼顾工作费用“支出”

案例:某企业QC小组活动

第三讲:“好的思路”是工作的核心

一、计划编制加入“QC”内容

1. 检修计划有“内容”

2. 物资采购有“专项”

3. 作业文件有“方法”

案例:某电厂在作业文件编制内容

二、招投标管理渗透“QC”导向

1. 技术规范书“内容详实”

2. 现场评标“咨询清晰”

3. 协议签订“日期明确”

案例:某电厂在物资采购技术规范书

三、现场监造解决“QC”问题

1. 非标项目“问题前置”

2. 厂家现场“落实方案”

3. 图纸资料“注释明确”

案例:某电厂人员设备监造

四、投运后管理验证“QC”效果

1. 问题解决“一一对应”

2. 数据图表“论据充分”

3. 计划效果“前呼后应”

第四讲:“好的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案例:某企业QC成果全国电力行业一等奖

案例:某企业QC成果全国电力行业二等奖

一、定期活动——编制计划

1. 计划编制

2. 确定方案

3. 达到目标

案例:某企业开展QC活动

二、现场活动——方案落实

1. 经费落实

2. 设备落实

3. 方法落实

案例:某企业设立QC活动专项资金

三、计算活动——数据推演

1. 定值计算

2. 故障计算

3. 比率计算

案例:某班组运用同比和环比数据

四、绘图活动——证据确认

1. 设备图纸绘制

2. 接线回路绘制

3. 原理示意绘制

案例:某班组将QC活动进行图纸绘制

五、讨论活动——方法论证

1. 原有方法可行性讨论

2. 原有方法现状讨论

3. 后续改进方法讨论

六、试验活动——验证效果

1. 静态试验

2. 动态试验

3. 效果试验

七、改善活动——偏差纠正

1. 偏差产生原因分析

2. 偏差纠正方案确认

3. 偏差纠正效果验证

案例:某电厂的PDCA原理

八、总结活动——全面深刻

1. 前后对应,逐一对照

2. 逻辑清晰,先因后果

3. 统筹兼顾,科学严谨

九、推广活动——宣传跟进

1. 总结材料推广

2. PPT现场推广

3. 沟通交流推广

十、意外活动——收获惊喜

1. QC成果与科技论文

2. QC成果与专利技术

3. QC成果与科技奖励

4. QC成果与精益管理

案例:某企业将QC成果进行专利转化

第二部分: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第一讲:落实执行中明晰“人员能力”

一、“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

1. “苹果落地”式的好奇心

2. “废寝忘食”式的求知欲

3. “入木三分”式的获取力

二、“海纳百川”的融合能力

1. “饼卷万物”的席卷力

2. “舌尖中国”的搭配感

3. “大众评说”的反馈音

三、“孜孜以求”的创新能力

1. 理念创新兼顾“安全可靠”

2. 技术创新结合“现场实际”

3. 设备创新注重“沟通协调”

4. 工法创新立足“人员水平”

四、“九九归一”的总结能力

1. 从“纷繁复杂”到“品鉴精髓”

1)新思潮的“批判继承”

2)新技术的“论证实践”

3)新设备的“试点应用”

2. 从“横岭侧峰”到“统筹兼顾”

1)狭义理论到广义范畴的“验证”

2)理想境界到现实情况的“纠偏”

3)科学研究到应用技术的“调和”

4)理论学派与工程团队的“实践”

3. 从“鱼龙混杂”到“标准统一”

1)阶段成绩归纳总结

2)项目成果专业会审

3)样板案例推广示范

4)制度标准编制沉淀

5)信息平台经验内化

课程收尾:回顾课程、答疑解惑、合影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