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下的银行产品销售策略与机会

资管新规下的银行产品销售策略与机会

价格:联系客服报价

授课讲师:邱明

讲师资历

培训时长 2
授课对象 个人客户经理、个人理财经理、零售条线的营销人员
授课方式 内训

课程目标

2017 年11 月17 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出台《关 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18 年4 月27 日,经国务院 同意,《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资管新规的出台,标志着 财富管理将从1.0 时代跨入2.0 时代。客户的投资理财将真正走向多元化和专业型配置。面 对新规出台,一线营销人面临着不少的困惑和疑虑: ● 新规要求“打破刚性兑付”,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不复存在,客户的理财资金将何去何 从? ● 资

课程大纲

第一讲:资管新规关键点的简明解读
一、界定资产管理业务范围
1. 明确资管业务属于表外业务
2. 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
3. 现有产品的两大重要影响
1)银行保本理财退出市场
2)公募保本基金禁止新推
本节营销启示:机会与挑战——保本客户流失与他行保本资金转入
二、资产管理产品的分类标准
1. 按照募集方式的不同
1)公募2)私募
2. 按照投资性质的不同
1)固定收益类产品
2)权益类产品
3)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
4)混合类产品
3. 金融机构发行资管产品的明示要求
4. 银行理财的两大重要影响
1)公募理财向公募基金靠拢
2)私募理财营销难度加大
本节营销启示:机会与挑战——公募基金与新型银行理财的区别与联系
三、明确刚性兑付认定及处罚标准
1. 刚性兑付的认定标准
2. 刚性兑付的处罚规定
3. 鼓励举报并给予奖励
本节营销启示:机会与挑战——刚性兑付对于客户和银行的冲击与机会
四、净值化管理
1. 资管产品采取净值化管理
2. 货基和短期理财波动加剧
3. 商业银行的净值化转型
4、禁止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
5、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期限不得低于90 天
6、“新老划断”设置过渡期过渡期至2020 年底
本节营销启示:传统的银行理财与当下的货币基金基本一致
五、规范互联网金融
1. 非金融机构不得发行和销售资管产品
2. 互联网金融机构需持牌开展
3. 规范清理专项整治
本节营销启示:如何抓住“去互联网”的营销机会
第二讲: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
一、资管新规给理财产品带来的新变化
1. 理财风险性:从刚性兑付到买者自负
2. 理财收益性:从预期收益到浮动净值
3. 资产流动性:从灵活期限到与资产匹配
二、资管新规背景下客户理财行为的新变化
1. 理财产品的配置率
2. 挑选银行的标准
3. 挑选理财产品的标准
4. 持有过程的关注度
三、网点销售理财产品的新变化
1. 加强理财产品销售风控管理
2. 做好存量理财资金的引导和分流
情景演练:引导教育客户分散安排理财资金
3. 引入基金产品销售做法
4. 强化精准营销,做好需求摸底
5. 提升售后服务工作
第三讲:资产配置的内在机理及核心逻辑关系
思考:资产配置固有概念的打破——思考互动
一、资产配置的目的
1、资产配置的目的:降低风险,同时提高收益。
2、资产配置的意义(诺贝尔奖)
3、悖论:如何实现降低风险的同时,提高收益
二、资产配置数据模型演示
1、债券市场数据演示(简单计算)
2、资本市场数据演示(简单计算)
3、恒定比例策略下投资组合数据演示
4、资产配置模型演示结论
三、影响投资获利的因素
四、资产配置的核心逻辑关系
案例:对抗人性的弱点——资产配置的核心逻辑
1、投资的获利的核心逻辑
2、利用人性的弱点判断市场的高点
3、恒定比例策略反了哪些人性?
案例故事:美国华尔街经济学家关于市场的判断
五、客户光靠维护怎么行?服务好就能留住客户?
1. 营销和推销,要做营销,不做推销
六、客户都跟你一样保守?客户那么讨厌保险基金理财?
用资产配置的手段去“套住”“黏住”“绑紧”客户,离不开你
互动讨论:客户亏损状态心理分析
第四讲:运用风险资产构建牢不可破的客户关系
一、新形势下财富管理市场中的客户关系
互动讨论:婚姻关系VS 恋爱关系
一、客户关系的五个层次
1. 读懂中国文化中的情理法则
2. 互联网下的客户关系:微信工具
3. 互联网下的客户关系:社群营销
二、客户流失原因分析
1. 单一产品的客户流失率控制
2. 其它流失原因:产品、服务、关系、特殊
三、客户关系升级策略
1. 初级版:提升渗透率,捆绑销售
2. 进阶版:期限错配,风险搭配
3. 高阶版:资产配置,套牢客户
4. 创新版:非金融服务
四、风险资产的运用要点
讨论分析:哪些银行端风险资产黏性更大?
案例:招商银行的客户分层服务体系
第五讲:大类资产说明及银行端资产配置资产类别分析
前导:西格尔教授研究成果——关于三类大类资产的长期投资收益比较
一、有形资产的“另类”分类方法
1、钱生钱类
2、物生钱类
3、商品类
二、单项资产收益的构成及分解
1、资产的抗通胀能力
2、资产的产出能力
3、资产的相对价格波动
三、银行端可配置产品的分析(宏观/微观)
1、全球利率视角分析
1) 货币基金
2) 债券基金
3) 银行理财
2、国内资本市场分析
案例分析:基金VS 炒股——国内权益基金
案例讨论:亏损原因讨论——牛市是小散亏损的根本原因!
3、汇率视角分析——国外权益基金
4、保障类产品的分析——保险
5、商品类产品分析
黄金、房地产市场
6、互联网营销与传统金融工具
民间融资、P2P 互联网理财
7、美林时钟——高大上营销工具的运用
四、银行端资产配置产品归纳与汇总(分三类)